【同理孩子 孩子也會同理】
童童每次擠牙膏的時候
都會擠非常多
可能是每次看我們擠的量
都想跟我們一樣吧😂
(可是醫生說妳只要米粒大小就好啦)
關於這件事,我們已經佛系看待了
不斷提醒她
不過她每次都說「我不要!」
坦白說,我還真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對付她
自然後果嗎?
那妳不要刷,就蛀牙吧
(喂~怎麼可能!!)
二選一?
妳要自己擠?還是我幫妳擠?
(她一定會說要自己擠啊)
同理不處理?
(同理什麼啦!她又沒情緒)
好…我就每次看到每次提醒就好
不處罰、不責罵
默默相信
總有一天...一定會的...一定會的...
就在今天早上,我們剛好在忙出門
廁所傳來響亮的聲音
「爸爸!爸爸!你過來看」
我以為發生什麼事了
過去之後,看她很得意地拿著牙膏
「你看!我擠少少的」
天吶!心中滿滿感動😭
還在驚喜之餘,童童說出讓我更感動的話
「爸爸媽媽一定會很開心的!」
她竟然,也會同理我們的情緒
就是這句話,讓我更篤定正向教養
這件事煩惱我們大概有2、3個月之久
如果,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
我們不是正向教養的方式
取而代之,可能是責備、打罵、處罰
那童童可能會說出什麼話呢?
「爸爸媽媽一定會罵我...打我...」
或許,最終孩子都學會控制擠牙膏的量
但是,卻是在這麼不一樣的心情下學會的
她可能覺得自己很沒用....爸媽也不愛她...
同一個結果,造就截然不同的心理發展
教孩子規矩時,我們要先讓孩子養成習慣
一旦習慣養成,便能將規矩內化
變成所謂的「自律」
而養成一個習慣,至少要21天
或許我們很常拿大人的標準去看孩子
認為講一次、講兩次
講第三次總要會了吧
可是,套句網路名言
「他還只是個孩子阿」
如果我們沒有給他時間唸書,又怎能期望他拿好成績呢?
適時的放手,給孩子一點時間
他們會證明給你看
他們,也可以做的到